101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長儲訓班 儲訓心得報告
楔子:
終於考上校長甄選了。當我看到自己的名字登在榜單上,是喜極而泣的。從開始有意願要考「校長」這職稱時,到現今已有四個年頭,其中讀書的日子始終是斷斷續續的。因為考試內容既廣又雜,有時真不知自己準備方向是否是正確。而其中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。沒有人在旁督促著,有時隨著自己興致,很容易迷失而放棄初衷。還好去年終於找到明師,奠定心志,努力往目標邁進,當心志又動搖,有友朋來鼓勵著自己。當校長甄選榜單公布時,看到自己名字在上頭時,內心真的要感謝太多人的支持及協助,沒有他們不會有今天這個成果。內心也開始企畫著要如何符合自己心目中的「校長」這份職稱。
震撼:
1月21日開始到屏東市凌雲國小接受儲訓學習。那天帶著喜悅的心情來「研習」。我始終記得第一堂課的講師─蔡文正校長所說的那一句話。「當你成為校長的那天開始,就要有校長的穿著,今天來看你們上課,有些人真的是不恰當。」不恰當,我一身是休閒衫和牛仔褲,而且在簡章上是寫著正式服裝,這不正式。不過,我所謂的「正式」和他人的「正式」真的不同,別人是西裝革履,我則是相形見黜。更慘的是,當天中午課程提早結束,我還回家小憩一番,結果突然下午1點來個班務討論,我當然是遲到了,雖然我是在下午1點30分以前到達會場。第一天就出包,我發現自己的心態上還像是在研習,而不像是在儲訓,精神還未武裝起來,如何面對接下來更嚴酷的考驗呢!從第二天起,我一律上課時穿著西裝領帶襯衫,要以自己現在就是「校長」來期許,從精神及行為好好看待自己,別失去了所謂「校長」這個名位。
考驗:
接下來是將近4個多月280個小時的受訓課程,每一天的課程一定是排足了7個小時,學習完還要寫上課摘要及省思報告。我發現要當好一位校長,要學習的東西頗多的。因為學校內所有大大小小的事,校長都要管。不管是教訓總輔各項議題、危機處理、午餐採購、招標事宜、有關學校的各項法律素養…洋洋灑灑,我算了算68門課,分成五個向度:博雅通識課程─培養博雅通識氣度;領導專業課程─兼顧理論及實務;行政實務課程─熟悉學校領導及教學領導技巧;師傅教導課程─師傅校長的經驗傳承及互動分享;標竿學習課程:瞭解學校面臨問題,及個案學習。滿滿的學習很讓我充實,但滿滿的作業也望之畏途。剛開始的幾天,我幾乎是一大早起來,趕快書寫昨天的課程內容,否則一耽擱,不然接下來又是好幾門功課要寫。
在儲訓期間更知自己的不足,儲訓班學員幾乎是屏東縣主任中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考上校長甄選,接受校長儲訓。每個人的談吐、內涵、學識,都是我可以學習的榜樣。更多驚奇是那些師傅校長的經驗談。真的會發覺,當師傅校長其天資之聰穎,心思之細膩,思考之周到。要是自己是深處他們的處境,我會想出這些絶妙的方法嗎?
「學然後知不足」,長久以來我幾乎是待在教務工作的範疇,有許多的議題是不曾接觸,像總務的採購問題、午餐招標、工友的管理,在學務方面的性侵害處置、校園危機的處理,更多的是學校老師間層出不窮的人事問題,這些講師、師傅校長都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原則。但假如一旦臨事時,真的就是看自己的智慧。每次上課我都要打起精神,聚神凝聽,回去再仔細思索遇事時應該要如何解決。我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,未來我們這些儲訓學員都是可以諮詢、請教的,也讓內心安定不少。
迷惘:
時序來到三月時是我迷惘的時候。主要是在面對那多議題時內心的衝擊。心中都在想著,「當校長何苦來哉?」,比如沈宜純校長有關的「性侵害防制法」處理原則。校長一開始就提及,學校師生有多少位,就是有多少顆的未爆彈。校長只要在事情發生後24小時內未通報,責任就是由校長來承受。
我算過,至少有4或5位師長向我們說,「很欽佩你們有勇氣要跳入校長這個職位。」一般人都認為現在的校長只有三權,「有責無權、委屈求全、赤手空拳」。現在任何學校發生的事,校長一定是有責任的。但校長卻沒有權力延聘主任、老師;很多時候,校長的理想,都要和學校的生態加以角力,如果領導統御失能,校長幾乎是委屈求全。更不要說學校的經費、資源,如果學校想發展學校特色,特別是草創時期,講師費、設備費,很多時候學校是一時負擔不起,校長只能到處奔波、拜託,真是赤手空拳打天下,白手起家創未來。更重要以前當主任、老師,至少上頭還有一片天─校長,當有難題了,還有校長可以依賴。但當個校長,唯一可以倚賴的就是自己,有苦也是自己吞入下肚。校長這一職真的「高處不勝寒」啊!
這次儲訓期間,教育處安排了科室實習。我是抽籤到家庭教育科,協助「社大成效評估報告」及「第三所社大設立的可能性」。這項業務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,要一時三刻寫出成果報告,是有強人所難。只能不斷的閱讀文獻,看看社大曾提出的報告內容,更安排三次和社大負責人員的接觸。雖然蒐集到的資料算是豐富的,但沒有親身參與過社大業務,要我這門外漢提出報告,怕會是「隔靴搔癢」不知所云吧!還好屏北區社大吳主任,屏南區社大葉秘書不吝指教,到現在已有初步的成果。身為屏東縣的一份子,當然也希望能為屏東縣盡一份心力,在看了社大的業務內容,真的有感他們是一群願意為社區努力的人,屏東縣也因為這群人,各社區才能蓬勃發展,也可將屏東的在地經濟活絡起來,讓年輕人願意留在屏東,為屏東來付出。因此在撰寫報告時我一直努力想把社大的好表現出來,也不知自己的功力如何,我只能盡力寫作,或許未來在教育部考評時,也能盡一份職責,把屏東的好表現出來。
撥雲見日:
儲訓越到後頭越能有清楚的心像。在這次三天的外埠參觀更是來驗證自己這些天所學、所聽。光武國中因為課程研發,讓學校從讓人生畏的「流氓學校」變成現今要受總量管制的學校。快樂國小,因接受金車教育基金會的奧援,成立桃園縣第一所的英語村,把英語村的資源適時融入學校,讓學校因英語村而活絡起來。雲海國小,把在地化的資源融入於課程裡,研發的成果推展出去,而成為新北市最佳的遊學地點。
如果郭雄軍校長所說的:「把夢想做大」,當一個校長沒有很大,只有盡自己的那一份心力,尋找出學校的利基點,做大學生及教師夢想,那麼校長你會是成功的。這讓回想起當初會想報考校長甄選的初衷。就是看到一群屬於低社經水準的孩子,在校長、師長的指導下,能站在大陸福州人民大會當,展現自己的歌藝,傳揚在地台灣味的客家音。孩子是那麼有自信,一舉手、一投足,要告訴對岸的人民,「我是台灣人,我來自屏東」。校長不就是把自己的能量擴大,建構起孩大發展潛能的舞台嗎?這時我不在迷惘了,只要盡自己的那份心力,不信難關衝不破!
結語:
很快的儲訓過程就到尾聲,現在的我不再是內心驚恐不定、不知未來在何方的儲訓校長。已是充滿能量,蓄勢待發,願意為教育投身的人了。或許在這次遴選,不知會不會能得委員的青睞,但我想「運是在自己手上」,當我努力準備,願意付出時,「命」就交給上天來決定,如果有幸,我願為孩子、老師來努力,創發出一個夢想實踐的新樂園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