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埠教育參觀心得報告


4/25第一天──新竹市光武國中
第一天上午的行程要到新竹市光武國中。一開始會選定這所國中,主要是它的探索課程享有盛名。因此想一探門道,讓未來在學校的經營有些新的想法。
一到那,黃小芳校長就為儲訓校長做簡報。在簡報中了解到光武國中原本是令人生畏的流氓國中。當時校內學生屬三大族群─閩南、客家、外省,學生在學校不是打架,就是抽菸。生教組長有次在學校撿菸頭,只要走一圈校園就可撿一包。那時的主任及組長就思考要如何把這些「不良」學生帶起來?他們就想到與其在課堂讓他們發呆、搞怪,不如帶他們到戶外,擴大視野,學些生活的知能。只是這樣的觸發,一年一年的帶領,從活動逐漸演化成課程,光武國中居然從此脫胎換骨,到現今,已成是需要總量管制的學校,新竹地區享有盛名的學校。
黃校長強調,課程是逐漸發展出來,不是一次到位的。比如說以秋天的課程─攀爬合歡山,學校會讓體育老師加入,帶領學生練體能。健康老師就介紹所謂的「高山症」。到要爬合山歡時,會有地理老師協助介紹當地的地質情形,生物老師介紹當地的生態、動植物。學生會因為有親身的體驗而知道原來書本所寫的知識是真的。那是永遠是讓人忘不了的。
我會欽佩光武國中的是,把社團練習時間當作是一門正式課程來運作。一星期有兩節,有些老師還是頗富盛名的。社團活動時間,每位老師都認領一個社團帶領學生悠遊在學習中,紮實的練習。光武國中也因為社團的蓬勃發展讓附近學生趨之若鶩。快樂不就是要讓學生願意去學嗎?像有些國中不把社團當作一回事,只是不斷把這些時間拿來做測驗,學生永遠陷入寫測驗卷的漩渦中,學生怎會有快樂的學習經驗,學生怎會找出自己的興趣呢?
最後令人動容的部分是,光武國中對學生品格力的薰陶。學校在帶學生進行「單車環島」行時,就會要求學生到宜蘭國中帶當地的國中生做科學實驗。另外只要到借宿學校或社區,要幫學校、社區打掃及修理腳踏車。如同黃校長所說的:「教育是教一個人要包容、要付出」;「服務學習─就是品格及態度」。只有親身親為,才能實踐。有時想想學校教育,一直在教,但是讓學生實踐了多少呢?
我們帶著滿滿的感動,離開了光武國中,也靜靜思索,這所學校給予的啟示。

4/26第二天──桃園縣快樂國小、新北市雲海國小
桃園縣快樂國小早上行
快樂是什麼?怎麼有所國小命名為「快樂」,是否這所學校到處充滿著笑聲。帶著些許狐疑在早上走入了「快樂國小」。
一到那,看到以「樹」為樣式的建築理念的學校形塑眼前。校長朱建菁報告,當時的建築師設計時就以「百年樹人」的觀念來設想。學生就是每一片葉子,學校的老師是樹幹,在老師的滋潤下逐漸蔚然成樹。這個理念十分新穎。
快樂國小的設立原因附近學校有增班情形,而予以設立。當初學校的名稱是由學生來票選,最後以「快樂」勝出,可見學生很想在每一所學校都是快樂學習的。然而快樂國小卻臨近火葬場,造成原來規畫的班級數36班,卻只來了18班,在空餘教室閒置下,卻吸引了金車文教協會注意。協會願意提供經費建置桃園縣第一所的英語村。這也成為快樂國小最大的潛在優勢。
我們一到那在校長簡報完成即進行校園巡禮。在那最吸引的就是英語村,裡頭有13間的教室。包含有銀行、圖書館、診所、藥局、戲劇教室、烹飪教室、舞蹈教室、科學教室、餐廳、超市、服飾店、旅館、機場。幾乎完全可提供學生在生活情境遇到的實境。讓孩子真實的在那和外國人交談。快樂國小就把英語村資源納入學校來用,每個週四上午晨間共讀,是英語閱讀時間,英語村的外師帶領學生來閱讀,教材還是美國在台協會提供的圖書。三~六年級英語課,中外師協同教學,另外在一、二年級也有英語課,而快樂國小也是桃園縣英語遊學村必學的地點,當然這麼好的場所,沒來學習是很可惜的。
雖然英語村是學校的亮點,但在十年來的經營下,許多建築卻開始破損,這些維修經費所費不貲,讓學校行政頗費心思。快樂國小是沿山坡建築的學校,而且是使用自然工法。自然工法雖然符合自然的需求,但受近來天氣的劇烈變化,有時暴雨狂下,就會造成地層滑動,在校園巡禮時就看得到受地層滑動造成建築物破損處。另外英語村使用了學校向陽處較好的地點,部分班級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只能安排在地下室,採光照明可能會有不足之處。學生活動空間也受地形影響,學生下課遊玩處較局限在走廊,還好當時的走廊是設計較寬敞。
快樂國小比較棒的地方是圖書館。朱校長申請了些經費讓圖書館窗明几淨,另外學生借書證除了學校可使用外,也可到市內的圖書館借書。館內提供數台資料查詢區,讓學生可以上網蒐尋資料自主學習。另外也無線基地台,未來將以雲端學習為目標,校長在未來學校也頗有建樹。
學生要快樂,就是要讓學生擁有社團活動。快樂國小21個班級,擁有14個社團,只是有近600多人的學校,參加社團者僅200多人,比例是不高。可能學校的考量只局限於課後的社團,讓學生在放學後有另一種才藝學習場所。但如果能有學習時內的社團,讓全校的學生來參加會不會更好呢?
在結束前的綜合座談中,有學員提及:學校鄰近火葬場,是否有考慮要引入生命教育。校長答覆說:任何外部資源的引入要深入的思考,特別是在快樂國小,家長對火葬場避之唯恐不及,假若再引入學校當作課程,可能會相當不適當。現今應該是發展學校優勢之處,或許假以時日,家長對所謂的生命教育不再那麼排斥,再引入學校或許會更好些。
校長的一番話也讓我深思許多,或許引入資源時真的要想想,這些資源真的是學校想擁有的,還是想有而非必要的,學校經營不就是如此嗎?

新北市雲海國小下午行
   驅車在北宜公路上,體驗著九彎十八拐的滋味,人在車上會不知不覺的暈眩起來。想想怎麼會有一所學校─雲海國小位於此公路的最高處。看著周遭荒涼的景緻,猜想就知學校學生人數一定少的可憐,這種小型學校要如何創造學校藍海,為學生建構豐厚學習力,打造老師的創新力,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到了雲海國小。
   雲海國小校長─郭雄軍先生,原就是在原台北縣打造出旅人學校出名的漁光國小校長,當時漁光國小學生人數更少,全校8位學生。但郭校長卻創出以全台北縣為學校的旅人學校,讓學校創發的課程要讓全台北縣的學生來學習。
   郭校長認為:「教育讓文化、物種留著」,小校流失了,當地的文化、物種就會失去。學員也提問郭校長:「如果一所小學校即將被合併或廢校,當校長的要有何作為?」,郭校長語重心長的說著:「小校教師或行政的思維是『習得無助感』,好像任何的作為一切都是無用的。」,但郭校長卻勉勵我們,當校長就要盡最大的努力,如果一切還是未能挽回,還是得併校、廢校,自己就是已盡責了,別一開始就放棄,校長要珍惜這份職位。或許吧!在我們這36位儲訓校長中,可能有大半會接掌6班的學校,我們一定都要努力,不然,考上這職位有何意義呢!
   郭校長會以企業經營的理念來辦學,他這麼說,中小型學校要創辦─特色,「特色」就是差異化教學,尋找學校的「利基」,才能在大型學校環視下在狹縫隙求生存。比如雲海國小,是新北市地區極佳的觀星地點,有多樣性的物種,如螢火蟲、台灣特有種的「烏來杜鵑」,更棒的是藍染產業,把這些資源化為學校的課程,利用每個星期五下午的「特色課程」學習,讓學生學得在地化的能力,再把這些課程加以推展。雲海國小是目前新北市頗受歡迎的遊學地點。
如同郭校長所說:學校要能創新、有創意,發揮學校特色,再把它介紹出去。當個校長就是要凝聚帶領一個團隊,喚起教師的熱情。在老師的團隊中一定存有熱情者,激發其潛能,把學校的夢做大,學校原本就是越艱辛,難度越高。當有所成就時才會得意。校長要常博覽群書,從書中累積一些新的想法,多方思索學校的利基點,找到它的價值,創新它,你就是一位好校長。
參訪結束,所有學員漫步於學校的後山步道,品茗著蟲鳴鳥叫,吸收著沿途的芬多精。思索著這兩天參訪三所學校,頂尖校長的做為,想著:「當校長所為何來?不就是為學校打造出另一種價值。」或許現在我們這些儲訓校長是羽毛未豐的雛鳥, 但相信假以時日,在思考、閱讀、經驗後,一定能為屏東縣奉獻出自己的那份心力,為學生創發一所卓越、快樂的學校,我衷心期願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101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長儲訓班 儲訓心得報告

校長甄選經驗談

遴選到後庄國小當校長